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发布日期:2023-06-25 22:34 编辑:bd001 来源:教育中国

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四史教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通过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有利于在追根溯源的学习中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育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高校思政课中的四史教育

“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简称,就理论逻辑而言,“四史” 教育不是一般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为基础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性的历史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四史”教育应然性的价值体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高校思政课中的四史教育则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依托,借助《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共党史》等相关教材,有计划、有布置地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展开。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素养与觉悟,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至关重要。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是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和价值选择的主要课程,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将“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必修课程内容体系,才能讲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与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必然要求。

激励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更好 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势,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 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个人成才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有机结合。将四史教育活动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伟大事迹,汲取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人民无限赤诚的精神财富,充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强思政课教学成果,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所带来的无穷力量,从而明确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强大的责任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开展与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四史教育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内容与资源,高校思政课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途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四史教育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必要内容,如果脱离了四史材料为支撑,思政课则沦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内容空洞枯燥,在教学成效上也会大打折扣。四史教育在丰富与创新思政课内容上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数个可歌可泣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爱党爱国、砥砺奋斗的精神力量,在培育大学生品格情操上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此外,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还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知识性,不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以青年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使教学内容真正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同时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厚度。

加强和改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加强师资支持,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和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教师的责任意识、党性修养、知识储备、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质量与效率。因此思政课教师务必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不断提升授课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程的开发者。高校则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四史教育学术会议的方式集思广益,进行学术交流与教学创新。充分发挥模范教师的带头作用,实行四史教育教师人才引进计划,严格把控教师准入关,以期打造一批优良的师资队伍。

充分结合实践,实现理论与现实的统一。理论置于实践中才更容易被接纳,而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彰显出理论的价值。传统教学中生硬死板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要加强第二课堂的阵地开发,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红色博物馆、开展暑期“红色”旅游活动,举行学习四史精神主体讲座、辩论赛、创办高校四史教育理论宣讲团…打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校园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对共产党的理性认知上升为情感认同,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扩展教学载体,探索四史教育新模式。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四史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探索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载体,通过运用四史学习小程序、开展四史学习网络竞赛、提供“掌上党史”网络资源、组织红色电影观影活动等方式拓宽大学生学习四史的途径。以网络学习方式配合思政课课堂理论学习,切实做到寓教于学、寓学于乐,加深大学生对四史学习的记忆与感动。(作者:肖安然,湖北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