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实践课堂 | 观规划知城兴替,缅英烈悟己担当

发布日期:2025-07-17 12:01 编辑:林远 来源:教育中国

为深化人文法治素养,践行青年使命担当,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7月9日,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实践队在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王鑫老师和本科生21级辅导员刘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承德市规划馆承德市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进行实地调研。

 

 

上午,实践成员们首站来到承德市规划馆。展馆内,丰富的图文展板、老照片、模型和多媒体演示,系统展现了承德从避暑山庄的皇家苑囿到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了解到承德不同时期的城市地图、交通网络规划及产业布局调整,更通过巨型城市沙盘模型,清晰看到了承德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

 

讲解员重点介绍了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屏障的双重角色,让大家实打实感受到城市在发展中如何平衡速度、生态与民生。这次参观,也让我们在梳理城市发展脉络时,对人文法治的“温度”有了更直观的触摸。

 

 

午后的阳光肃穆沉静,实践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承德市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间,董存瑞烈士的雕像巍然矗立,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讲解员轻声讲述着1948年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年仅19岁的他手托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那一刻,英雄的形象不再是课本上遥远的符号,而是变得真切可感。

 

 

当看到他泛黄的照片、珍贵的遗物,听到他“我要为人民服务”的朴素誓言,“爱国”“奉献”不再是课本上的词语,而是穿透时空的力量,重重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担当起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首日承德之行,从规划馆里流淌的城市文脉,到烈士陵园中矗立的精神丰碑,都在诉说着实践的深意。一步一履间,实践成员们触摸城市的脉搏,仰望英烈的丰碑,让初心在行走中愈发坚定。学子们带着满程收获与赤诚初心,将继续以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诠释担当,让青春在知行合一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在接下来的旅程中续写属于人文与法律学院的实践华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