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京冀同心:探寻岐黄薪火,延续国医智慧——河北中医药大学“医脉岐冀”实践团研学探微

发布日期:2025-07-28 10:00 编辑:林远 来源:教育中国

为深入探寻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脉络,延续国医智慧,2025年7月25日,河北中医药大学“医脉岐冀”实践团奔赴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参访交流,双方围绕“文化同源、学术共进”主题,开展校园参观、书院研学、展厅体验及深度座谈,共探中医药学术精髓,共叙同根同源情谊。

 

聚焦特色,共探学术瑰宝

 

实践团的师生们怀着对中医文化的崇敬之心走进王琦书院。这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发起,于2021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创立的教学机构,完美融合了传统医学精髓与现代科技智慧。书院内,古朴典雅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泛黄的医学典籍整齐陈列,名家题写的医训墨宝悬于素壁,文化长廊陈列着国医大师墨宝与学术活动留影,记录着中医药学术共同体的蓬勃发展。

(图为实践团在王琦书院)

(图为文化长廊学术讲座展览)

 

在九体展厅中,一行大字格外引人深思:“从研究人的病,到研究病的人”。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郭秋红驻足阐释道:“这短短十二个字,标志着医学范式从‘以疾病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价值。”她鼓励同学们要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践行这一理念。

(图为郭院长为学生讲解)

 

展厅中陈列着丰富的图文展板、生动的互动体验设备、详实的临床案例,将深奥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直观展示了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北中医在中医现代化、科普化方面的前沿成果。师生们亲身体验了这一融合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创新成果,真切感受到传统医学在科技赋能下的崭新生命力。

(图为同学们在九种问卷屏上诊断体质类型)

 

师生互动,激荡智慧火花

 

参观结束后,两校师生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核心成员介绍了北中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表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推动中医药文化资源共享、学术互鉴的积极意愿。

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张颖由衷感谢北中医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高度评价了北中医的办学成就和九体学说的学术价值。她表示,河北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深厚的民间中医基础。此次来访,正是希望学习北中医的先进经验,共同推动京冀两地中医药资源互补、优势叠加,让中医药文化在协同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实践团在会议厅合影)

 

文化融合,共绘协同蓝图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的考察与交流,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与交融。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更紧密、更务实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同探索京冀中医药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携手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京冀杏林,同根同脉;文化交融,未来可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