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5·12,来自汶川的那106个关门弟子

发布时间:2024-05-12 20:39 作者:王永斌 来源:教育中国

今年5·12,是汶川大地震16年纪念日!这日子让我想起当年翻山跨江来海门异地复课的106位孩子,想起和他们相处365天的点点滴滴……

 

 

四川阿坝州理县学生在江苏海门东洲中学复课,他们是国家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印发前首批异地复课的灾区孩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校长张炳华第一时间与四川阿坝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沟通、洽谈安排,率队赴成都。我与滕玉英校长一行把理县中学、薛城中学等四所学校106位初一、初二的藏、羌族学生,从山那边接到了海门这边,从那个家接到了这个家,接到江苏海门东洲中学并创建了东洲理县班(学校大门北侧“海门市东洲理县中学”校牌至今依然高高悬挂),开启了我们东洲团队与灾区孩子们365天(从没有过一天节假日)朝夕相处的异地复课艰辛日子。

 

 

授课没有四川教材与教辅书,海门新华书店发行部四处求援,老师们多方联系托友寻购;来自四所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一,老师们针对性地开小灶,进行面对面补课;整整60天的暑假,上课老师与学生们不顾高温酷暑,全身心投入硬是补上了震后落下的全部课程。“理县雄起!”,是东洲理县班学生的口号,孩子们自信刻苦、永不言弃、顽强拼搏。

 

在海门异地复课365天里,风雨无阻每天晨跑,集体晨会、夜课结束半小时总结点评树典型;统一着装每天一款,发型一致每月一理,周末洗澡整理内务,评比整改不含糊;祭扫烈士墓、参观张謇纪念馆,春天游东洲,夏赏江海风情园,秋览快活林山庄;富源摆席过中秋,龙轩设宴庆国庆,师山大酒店迎新春,张校长陪伴欢度羌历新年;逐浪嬉戏长江边,踏歌起舞观黄海,麦香人家茶歇,绿庭做糕点感恩母亲;周末晚上追剧《士兵突击》,“永不言败 永不放弃”成了鞭笞大家拼搏的座右铭,你追我赶争高低,晨曦微露,操场边、树阴下、月牙河旁,三五成群书声朗朗惊鸟飞,培优补差不松懈。作业当天毕,疑难周周清,月月检测月月评,逐月传书汇报父母;绘画迎奥运、拔河赛操、运动会课本剧、诗朗诵、大合唱等各项比赛,就连扫地也要争第一。“我是东洲人,我骄傲!”“乐学善学、无怨无悔”的东洲精神夯实了东洲理县学生雄起的脚印。

 

 

四川阿坝州理县藏、羌学生来东洲中学异地复课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时的海门市政府、统战部、民宗局、民政局等单位派人第一时间来到学校,积极帮助协调和解决问题,新华社、中国教育报、江海晚报等众多媒体争相跟踪报道,社会各界踊跃献爱心:送书包、配眼镜、送保险、赠衣物……爱满东洲,情溢江海!

 

1年后,东洲理县初三班同学回到理县参加中考,全县前十名中理县班的学生占了8名,前30名中理县班占了27名,全县总分最高分、各学科单科第一名都在理县班产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东洲神话”。

 

3年后,东洲理县初三班的同学参加高考,同样成绩出色,44名读了高中的学生中,有40名考上了大学,入学率为90.0%,其中,本二以上入学率为79.5%。2013年,东洲理县初二班学生的成绩同样了不起。50人参加高考,48人拿到了大学入学通知书,其中有人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

 

 

异地复课,365天朝夕相处,勤奋拼搏、不言放弃的理县班孩子们在海门学习、生活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为了给他们留住这份回忆,我作为当年理县班的具体负责人,作为亲历者,和团队同仁琢磨,应该为这段难忘历史、特殊岁月、特殊缘分做个别样的纪念册。经过用心、细心地广泛收集和归档整理,时隔一年,198张照片汇集成了《四川理县学生在海门》纪念册。

 

《四川理县学生在海门》纪念册经过六次修改,彩色制版、活页付印,以内容为轴、日期为序,分四个专题:山海相牵,爱心涌动;情系东洲,心系理县;放飞理想,挑战自我;温馨如家,茁壮成长。

 

 

106位东洲理县班学生离开海门时人手一册,在海⻔求学、生活难忘的画面被⺟校用心地印刷定格。师生、同学彼此间可以写上最美好的临别赠言。

 

打开纪念册,睹物思人,那年那月历历在目,那人那事仿佛就在眼前;一张张昔日的照片,串起温馨回忆的碎片,汇成思念与感恩的永恒长篇。

 

山那边我的106个关门弟子永远是我的骄傲与牵挂。去年汶川大地震1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特意写了纪念文章表达对他们的深深思念与真挚祝福,该文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号、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中国四川网、四川趣头条等19家新闻媒体推送或转发;中国融创博物馆城(海门中海路1088号)还为东洲理县班专设永久性纪念馆一一“106”主题博物馆。

 

 

一晃十六年过去了,灾后翻山越江异地复课的资料弥足珍贵,作为当年那段岁月的亲历者、见证者,我一直完好地保存着理县学生在海门学习生活的整套资料,包括学生们返川后发来的短信,我都逐一抄录了下来。2023年11月21日,我把这些资料全部捐赠给了江苏省江海博物馆。

 

 

捐赠包括《理县学生在海门》纪念册两本及纪念册原稿、东洲理县班工作日记(上)、学生返川后短信抄录(下)、106位学生的离别留言及照片、爱心家庭名册与信、爱心单位及感谢信、爱心证书、四川教育厅感谢信、十几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等数重要资料。

 

江海博物馆特意举行了捐赠仪式,袁峰馆长向我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合影留念。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大德无痕大爱无疆。我捐赠这套资料旨在缅怀汶川大地震逝者,悼念遇难同胞;铭记东洲中学一方水土,春风化雨;同时也祝山那边东洲理县班的孩子像草原上的雄鹰搏击长空,展翅翱翔。借博物馆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当年理县学生在海复课的情况,让东洲教育团队乃至江海平原民族大团结的事迹广为流传、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王永斌,男,1950年1月生。1975年7月毕业于海门师范。海门市政治学科带头人,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先后在海门天补中学、德胜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东洲中学任教。曾任东洲中学校长办主任。海门市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委,第一届海门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多次评为县(市)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受到县政府六次嘉奖表彰。在《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班主任之友》《辅导员》《中学文科参考资料》等二十多家刊物发表教研文章300余篇,二十多篇分别获一二等奖并收入相关学术论文集。参编《师魂·师韵》《中学思想政治词典》《名师谈教育》《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概览》等二十部书籍,名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国当代中教名师辞典》等书。座右铭:莫道昆明湖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7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教育中国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1 www.eduzg.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