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阳光志愿者联盟江西队赴赣州步前小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22 10:20 编辑:林远 来源:教育中国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阳光志愿者联盟江西队14名队员奔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步前小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支教活动。这是该团队连续第17年开展支教服务。年复一年,不变的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与队员们的助学热情;变化的是日渐完善的校园设施、逐渐成长的学子,以及支教队伍中不断加入的新生力量。如今,这支充满朝气的队伍仍以“传递知识与希望”为使命,在革命老区的热土上续写动人的支教篇章。

七彩课程润童心 特色教学谱新篇

7月4日凌晨,队员们早早启程,怀揣热情奔赴支教点。抵达步前小学后,校长邱容福向队员们介绍了学校情况,并就教学安排进行了交流。“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我们立即投入准备工作,决心高质量完成这次支教任务。”队长俞文杰表示。整理教室、布置宿舍、采购物资、备课研讨……食堂里的忙碌声与办公室内的讨论声交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次日清晨,招生工作正式启动。家长和孩子们早早在校门口排起队,踊跃报名暑期班。大班、小班的班主任们积极耐心登记信息,并详细说明上课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初次支教,我原本担心报名人数不足,但家长和学生的热情打消了我的顾虑。我想之后的支教时光我会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大班副班主任汪柳辛说。招生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支教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设了剪纸、鸟类鉴赏、宇宙探索等多样化课程。每一位老师都用心斟酌课程内容,精美的课件、生动的演示和积极的互动,展现了老师们对教学的认真与对孩子们的关爱。

在《家乡宝藏——绘七彩邮票》公开课上,李佳音与韩子煊两位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的“宝藏”——革命烈士纪念塔、步前小学、于都擂茶等。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动手绘制邮票,“小韩老师,我画的是家旁的池塘!”“这是我们的校门!”孩子们兴奋地展示作品,略显稚嫩的笔触下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同学们在粘土课上进行创作

周末,队员们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在校表现很好,我们想和您聊聊他的进步与不足。”老师们用温和的话语传递关怀,也切实地践行了华农学子助学支教的初心。

支教老师们同邱文强及家长进行合影留念

 

重走支教长征路 红色精神永传承

利用周末时间,队员们冒雨探访樟坑村学支教旧址。斑驳的墙壁、简陋的教室,见证了往届支教队员的坚守。“学长学姐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支教的。”望着“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匾,队员们肃然起敬。五星红旗静静伫立在雨中,如同华农支教学子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支教队员们重新擦拭牌匾,在五星红旗下合影,坚定了支教的信念。

为深入感悟长征精神,走好教育帮扶的“新长征”,支教团队还赶赴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学习。“不愧是长征出发地!”望着眼前高耸的纪念碑,队员们由衷赞叹。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提出“新长征,再出发”的重要论述,为长征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馆内泛黄的照片、破旧的书信以及锈蚀的军号等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支教队员们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进行观摩学习

 

“站在这里,我更能体会到当时长征的艰辛与红军将士们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队员刘政说,“今天我们所做的乡村支教事业,就是新时代教育的‘长征’。我们要传承红军将士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以教育扶贫为己任,用知识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17年坚守结硕果 爱心接力永不止

自2008年成立以来,阳光志愿者联盟已连续17年开展支教服务。“教育是场接力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爱与知识的火炬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队长俞文杰如是说。离别时,孩子们塞来的手写信、粘土作品以及折纸让队员们感动不已,信中夹杂着拼音的文字写道:“老师,你的教诲我永远记得。”已是第二年支教的队员董世标感慨:“孩子们真切的眼神,是我坚持回来的动力。”

支教是一场教育的“新长征”,支教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支教事业,在支教中发扬伟大长征精神,不畏艰辛,克服困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知识的阳光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Tags: